关于强化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支部:
      为强化学校内涵建设, 提升学校办学实力,构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体系,现就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体现在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一流的学校,必有一流的文化。我校1949年成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全校师生员工以自己的勤劳、智慧、达观和激情创造了辉煌的办学业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认真梳理办学经验,挖掘整理文化积淀,努力构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体系,对于弘扬学校精神,统一教职工的思想,汇聚全校上下的力量,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自 豪感,打造学校的精神家园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精神文化建设的实施和要求
      1、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创建过程。学校精神文化的创建过程就是总结我校历史,挖掘办学经验,凝练学校精神,集聚全校人心的过程。因此,学校上下都十分重视,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讨论,已形成了初步的共识,对学校精神、校训等的表述给予了高度认可(校徽、校歌等仍在征集中),但依然有进一步学习、深刻理解和不断完善的必要。各部门要认真组织教职员工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相关内容的表述进行再学习,再讨论,达到在学习中深化理解,在讨论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使我校的精神文化内容深入人心,推动我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高度重视对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内容表述的宣传,学校网站要在首页上开辟专栏,学校电子显示屏、广播、专栏等载体要深入解读,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学校标志性建筑、景观景点等醒目的地方要将学校精神、校训等表述标示出来,使每一座房子会说话,每一个景观能育人;学校所有对内对外的且能够宣传学校的诸如办公用纸、招生宣传等均要标出学校的校徽、校训等,真正使学校的校徽、校训等表述成为学校的明片和招牌。
      3、各系部要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精心提炼,以“一系一品”为原则,创建具有育人功能的系部文化。各班级要结合本班专业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创建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作用的班级文化。
      4、  按照“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的思路,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学校精神、校训、师德师风要求等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师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5、新生入校教育、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学校各部门在组织师生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要把学校精神、校训、师德师风要求等作为主要内容之一融入其中;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弘扬学校精神方面的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
      6、强化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坚持使用标准语言、标准字。注重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和着装文明努力杜绝师生员工中一切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附件:
一、精神文化建设相关内容的表述
     1、综合
     学校精神  踔厉奋发 自强不息
     学校愿景  树职教典范  铸百年名校
     办学理念  阳光成长,和谐发展
     校    训  厚德 善学 精技  笃行
     校    风  勤奋 务实 和谐 向上
     教    风  勤勉治学 尚德善教
     学    风  勤学善思  砺能笃行
     办学思路  强化内涵建设,拓展外部空间,打造精品校园,服务社会发展
     形象塑造   学校  民主和谐  勤奋务实
                教师  身正学高  团结协作
                学生  文明礼貌  阳光向上
     2、 教风学风建设
(一)对教师要求
 三爱   爱岗敬业
     爱校如家
            爱生如子
    四要   要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
           要强基重技 精研教义
           要理解赏识 关爱学生   
     要团结协作 求实创新
    (二)学生要求
     三心   爱 心、孝 心 责任心
     四会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相处
    学会感恩
     五做到 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
            做到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
    做到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
    做到不染发、不烫发、不穿奇装异服
    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
二、关于部分精神文化建设条目的注解
1、学校精神  踔厉奋发  自强不息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是对全校师生员工在建设和发展学校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
踔厉奋发:踔厉:雄健,奋发;奋发:振作,振奋。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语出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踔厉奋发就是一种永不言败,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败、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不分昼夜,永恒运动,所以“天”是“刚健”的,人应效法天,积极进取,永不停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是远大志向的体现。
2、校训  厚德  善学   精技  笃行
校训是学校精神的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氛围、道德情操及行为习惯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厚德:出自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善学:善于学习。《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精技:源于《尚书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荀子•富国》:“百技所成”,指业精技强,精益求精。职业学校的教师能精通专业技能,学生更要以技能作为立身之本,达到“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笃行”:出自于《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做到“知行合一”。
3、办学理念  阳光成长,和谐发展
办学理念就是一种信仰,是具体有力的观念和信条。它是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具有导向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阳光”代表了正能量,象征美好、积极向上,“发展”是指内涵发展,品位提升。学校有端正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品格,有坚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和富有成效的思想工作。竭力打造有着共同理想追求,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具有完美执行能力的优质团队;有体现人文关怀的科学、民主、精致的管理体系;有善教乐学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有合作包容、和谐真诚的人际关系;有治安最优,美化清洁,充满书香色彩的校园环境;有优质的后勤队伍和热情的后勤服务;有领导大力扶持,群众倾心支持,社会共同关心的外部氛围。一切从人本出发,强调人的需求和兴趣,主张合作和探究,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张扬个性特点。通过教育和环境发展人性,创设良好的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让他们愉悦和快乐,教有所长,学有所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形成自信开朗、积极进取的发展状态。
4、校风  勤奋  务实  和谐  向上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领导作风、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管理特色,是师生员工行动的座右铭。
勤奋:不懈的努力,精神振奋。勤奋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认认真真,努力干好每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务实:稳重踏实,讲究实效,不好高骛远。讲究实际、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崇尚实干,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稳步实现学校发展每一步目标。
和谐:融洽,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良性互动的状态。“以人为本”的理念物化为学校用人、育人、留人的重要制度和机制,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处于相互尊重、信任、帮助。
向上:上进。“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永不服输的锐气和充满智慧的灵气。师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和锐意进取的动力,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前进。
 
5、学风   勤学善思 砺能笃行
学风指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
“勤学”:端正学习态度,踏实勤奋,珍惜时间,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善思”: 善于思考,大胆求异,敢于质疑,深入细致考察分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勤学善思” 是对中职教育学生的基本要求,既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也要有善于学习的本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智慧源于勤奋,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成才所需的条件。
“砺能”:《尚书》“砺乃锋刃,无敢之善”。“砺”即磨砺、磨炼、钻研;“能”即能力,指才干和技能。
“笃行” 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必须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踏实地履行。做到“切实履行,专心实行,知行合一”
 “砺能笃行”就是重视学习、善于思考、提高能力、学以致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探索、提炼、思考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只要重视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把书本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创造性地学习,就一定能够在拼搏中增长才干,成为“品德+技能+创新”综合型的社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6、教风  勤勉治学 尚德善教
教风就是教师在治学态度、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形成的良好的风气。
勤勉:努力不懈,勤劳不懈,就是要勤奋勉力、尽力而为。
治学:研究学问。
《孟子•尽心下》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师特殊的身份和职业决定了为人师者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巧,教师要勤奋钻研、勉力上进、潜心学术,不断充实自我、提高学术修养。以高度的责任感、渊博的学识和独立不拘的高尚节操精心培育人才。
尚德: 出自《论语•宪问》: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意为君子尊崇高尚品德。寓意教职员工要品德高尚,胸襟开阔,包容万物,承载教书育人之重任。
善教:出自《礼记•学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寓意教职员工既要态度和善,孜孜不倦,又要善于讲究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师既有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又有较高的教学艺术,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基本规范,善于创造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反思教学行为、研究教育问题并进行专业发展。尚德善教是教师自觉追求的目标和境界。